“治水提质新技术主题展”拉开帷幕 深圳水务科技公司秀出黑科技
2022-09-19 18:25 点击: 次作者:读特
科技兴水,深圳在行动。为更好地展示治水技术和治水成果,推动更多科技兴水的理论与实践在深圳落地生根,11月16日由深圳市水务局主办的“治水提质新技术主题展”在会展中心2号馆拉开帷幕。本次主题展汇聚了中电建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跨国公司、大型央企和国内龙头企业参展,全面展示深圳治水理念、策略以及水质净化、污水污泥处理等一流的技术产品,搭建治水提质新技术及设备的展示、交易、交流平台,展现水务事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服务于绿色生活、绿色发展的相关应用。
深圳水务集团:智慧水务开启未来生活
在会展中心2号馆,深圳水务集团展台以蓝、白色为主基调,饰以水滴状的屏风,显得简约大气而又特色十足。该集团展厅共分为治水提质、技术创新、水质保障、智慧水务四大部分,“治水提质”部分讲述水务集团在治水、治泥、治污等方面新成果;“技术创新”部分展示水务集团以自有的水务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获得了百余项创新专利;在“水质保障”部分,水务集团自主研发的多项供排水保障利器,可供参观者前来交流学习;“智慧水务”作为水务行业新趋势,则最受关注,NB-IoT(窄带物联网)智慧水表、智能井盖、智能消火栓等系列产品开启水务精细化管理新模式,让参观者窥见未来智慧水务的风貌。
近年来,深圳水务集团积极响应市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水务行业的深度融合,初步构建了以“物在线、人在线、服务在线”为形式的智慧水务体系。
小水表蕴含大智慧
比如,此次展出的NB-IoT智慧水表,就可谓是“小水表蕴含大智慧”。2017年,深圳水务集团联合华为、电信推出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水表,在深圳景田北等小区试点并成功验收。NB-IoT智慧水表能够实时获取用户用水动态数据,及时发现故障水表、用水异常波动、用户漏水等问题。未来,这项业务还将延伸到水压、水质等设备的物联网化,从而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地对自来水在生产、配送、运营以及水压等方面实施动态管理,提升城市水务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消防设施关乎生命财产安全,仅依靠人工巡查或几次专项检查无法彻底消除消防隐患。深圳水务集团旗下的深圳水务科技公司通过给消火栓添加芯片,从而实时监测消火栓水压不足、非法用水、被撞等多种异常;通过远程监控平台、手机APP等多种形式对火灾地点周边消火栓进行准确定位,实现消火栓的信息化、统一化管理。
观众参观智慧水务新应用
汛期暴风雨中井盖可能会被冲走,导致马路出现“陷阱”。为治理这类隐患,深圳水务科技公司研发的智能井盖实现了对城市内涝的预警预报,具备水位监测、微动监测、远程通信等功能,实现地下水位、井盖状态以及路面温度等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也就是说,这款智能井盖实现了防涝、防盗、防“陷阱”。
中电建水环境公司:迅速崛起的水污染治理新军
以“EPC+施工总承包”模式相继中标茅洲河宝安片区、光明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并牵头组建联营体中标东莞一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力建设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迅速崛起的水污染治理新军和深圳治水提质的主力军之一。此次高交会,中电建水环境公司重点展示了围绕深圳治水提质工作的系列成果。
2016年上半年,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在深圳宝安建成中国电建茅洲河1号底泥处理厂,这是我国首个投产的河湖污泥大规模工业化处理与资源再生利用中心,河湖污泥(水下自然土方)年处理能力达100万立方米。该底泥厂以茅洲河底泥为原材料,通过无害化碳化专利技术,将底泥制备成陶粒、环保透水砖、园林景观文化石、文化砖等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实现底泥资源化再利用,变废为宝。
在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中电建水环境公司采用“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水环境治理理念,开创性地研究开发出六大技术系统,分别为防洪防涝与水质提升监测系统、污水截排管控系统污染底泥处理系统、工程补水增净驱动系统、生态美化循环促进系统、水环境治理管理信息云平台系统。同时,该公司积极引入世界先进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顶管施工技术、世界先进绞吸式挖泥船、污泥再利用系统、气力泵清淤船、水陆两栖清淤船、无人检测船、暗涵清淤机器人、CCTV管道检测等设备,全面助力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再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中电建水环境公司依托茅洲河流域治理,积极开展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2016年12月1日发布实施了首批8项企业标准。其中《河湖污泥处理厂产出物处置技术规范》已升级为深圳市地方标准,正在上升为广东省标准。《河湖污泥处理厂运行管理与监测技术规范》已纳入2017年深圳市技术标准文件立项计划。
院士论坛将聚焦河长制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对深圳治水提质全面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5月27日,深圳正式印发《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全面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目前,全市310条河流均已落实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共有754名领导干部担任河长。深圳总河长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总河长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10月30日,经市政府同意,深圳市河长办印发了《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深圳市河长工作制度(试行)》等5大项11小项配套制度,涵盖省里要求的河长会议等7项制度。10月底前,各区、街道也已全部按照省要求,分别出台7项区级和3项街道级配套制度。
11月17日上午,深圳市水务局将利用高交会这一优势平台,在会展中心5楼菊花厅举办“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院士论坛,邀请我国在水环境治理领域内的著名专家,从专业角度为我市水环境治理工作把脉,交流治水提质工作前沿技术,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其中,倪晋仁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河流动力学、河流地貌、河流污染源控制技术及河流治理方面的研究。他将带来《河流综合治理的新思考》主题报告。王光谦为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受清华大学委派担任对口支援的青海大学校长。他长期从事泥沙科学与江河治理研究,开展了黄河、长江三峡泥沙问题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能力研究,将带来《从全球河网到数字天河》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