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深圳市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水务信息化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成都高新区首个“微型”污水处理站投用 治水决胜在“千里之外”

2017-04-01 17:54 点击: 作者:成都高新


微型污水处理设备发挥了巨大作用

污水处理前后水质有明显变化

 进水井入口的污水呈黑褐色且有气味,出水井出口的水清澈透亮,闻不到异味……在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临江村,“智慧治水”上演着污水变清流的景象,其中的秘诀就藏在高新区投用的首个一体化微型污水处理站中。
  这座一体化微型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规模为50吨,经过2个月调试运行后,已投入使用。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这座微型污水处理站,与完成生态改造的临江村河渠一道,每天将清水源源不断地送到三吏堰,汇入江安河,不仅改善着三吏堰的水体水质,又实现着污水再生循环利用,“补水”江安河水系。
  污水变清流,微型污水处理站成“美容大师”
  来自临江村的生活、生产污水,若想要流入三吏堰和江安河水系成为“正规军”,就必须得在一体化微型污水处理站内经过层层“手术”。
  首先,“去污”前得进行预处理,污水经截污管道收集自流进入微型污水处理站中的调节池,在调节池中将经历一次厌氧发酵,让其可生化性提高,这是“去污”前十分关键的步骤,可以直接影响到后期它“净化”的效率和处理时间。
完成预处理后,污水经提升泵奔向下一个目的地:生物接触氧化池,开启了“净化”旅程。一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就将与好氧、厌氧等不同性质的“微生物大军”产生生物化学反应,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成分,将这滴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以及无机物,从而达到“去污”目的。
  当污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进一步沉淀去除脱落的生物膜和部分有机及无机小颗粒,沉淀池根据重力沉降的原理,当悬浮物在水中流动时,由于重力作用将悬浮物沉淀下来。经过沉淀池过滤,通过消毒体检后出水,污水已经“变身”成为一级A标的干净水了。
  这样的“净化之路”,也就是一体化微型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技术及流程再现。高新区采用的一体化微型污水处理站将沉淀池、接触生物氧化池、污泥池集中为一体,每天可处理污水50吨,尾水中氮、磷指标明显下降,使一股股清水可以直接引入到湖泊、河流。
  将实现实时监控,治水决胜在“千里之外”
  从静态查询到动态监控,从数据录入到智能感知,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局将在临江村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将污水治理从现场管理直接转变为远程监管。
  未来,在监管人员的手机终端、城管环保局数字化管理平台,临江村污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微型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指标等数据将一目了然,一旦有指标数据超出标准,即会发出异常提示。
  “一旦有异常提示,工作人员就会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查看和维修,真正做到实时监测、精准定位。”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局水务处负责人说,通过实时监控微型污水处理站“实际污水处理量为多少”“设备是否运转”“进出水质是否达标”等治水节点,不仅能提高污水处理设施整体运行效率,也可以降低运营管理成本。随着后期监管点位的布局,该系统将成为监控高新区污水治理成效的“千里眼”。
  探索治污手段,宜居水岸初见成效
  “临江村一体化微型污水处理站的投运是高新区水源治理的缩影,也是相关区域治污手段的探索。”该负责人说,一体化微型污水处理站有效解决了相关区域工业、生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了“源头截污、就地处理、活泛水体、生态修复”的治水理念。
  记者了解到,高新区现有河道27条,总长约200公里。目前已先后建成雨污水管网1500公里、管网覆盖率在98%以上;实施雨污水分流整治500多户、关闭下河排污口2600多个,基本实现污水不下河;建成日处理中水7万吨的肖家河人工湿地,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新增河道生态环境用水2500万吨/年以上;建成景观湖(水)面150万平方米,形成河道生态走廊近120公里,河岸景观大提升,宜居水岸初见成效。
  成都高新区将以建设“宜居水岸,活水高新”为目标,实施宜居水岸工程,将针对河流水岸实施截污清淤、引水以及河岸改造提升、沿河特色街区建设,构建环城生态区湿地水系,加强清水河等重要水系绿地链建设,提升打造水生态景观特色靓点等综合整治工程,大力提高市民亲水参与度和认同感,为高新区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夯实水生态本底。